產品動態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15382323032
客服QQ:3234659108
手機:1538232303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文一西路830號蔣村商務中心B樓2-8007室
液晶的研究開發史---工業液晶屏
1850年普魯士醫生魯道夫·菲爾紹等人發現神經纖維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物質。
1877年德國物理學家奧托·雷曼利用偏光顯微鏡觀察到了液晶化的現象。
1883年3月14日植物生理學家斐德烈·萊尼澤觀察到了膽固醇苯甲酸酯在熱熔的時候有兩個熔點。
1888年萊尼澤反復確定他的發現之后,開始向德國物理學家雷曼請教。在當時雷曼制造了一座具有加熱功能的顯微鏡去觀察液晶降溫結晶的過程,然而從那個時候雷曼就把所有精力完全集中在這類物質上。
1888年出版《分子物理學》,這個是這段時間他在材料物理領域的知識總結,特別是他在書中提出了顯微鏡研究方法,通過對晶體顯微鏡和用它所作的一些觀察。
20世紀化學家伏蘭德利用他的經驗預測出了哪一類的化合物最可能呈現出液晶特性,然后在合成獲取該類化合物質,之后雷曼的液晶理論被證明。
1922年法國人弗里德他仔細分析了當時已有的液晶,把他們分成三類:膽甾型、層列型、向列型。
1930-1960年在弗里德分析之后,液晶的研究暫時進入了低谷,有的人也說,1930-1960年之間是液晶研究的空白時期。其原因,應該是由于當時沒有發現液晶的實際應用。但是,在此期間,半導體電子工業卻獲得了不同凡響的發展。為了能讓液晶在顯示器中應用,透明電極的圖形化和液晶與半導體電路一體化的微細加工技術必然不可缺少。隨著半導體工業的發展進步,這些技術已趨向了成熟。
20世紀40年代已經開發出了硅半導體,利用傳導電子的N型半導體和傳導電洞的P型半導體構成PN介面,于是發明了二極管和晶體管。在電路中為了實現從交流到直流的整個流動功能,要采用二極管,然而要實現放大功能,就要采用電子管。這類大而笨重的元件完全可以由半導體二極管和晶體管來代替,不用向真空中發射電子,只要在固體特別是極薄的膜層中,就可以實現整流、放大功能,從而讓電子回路實現了小型化。 接著,藉由光進行加工技術實現了二極管、晶體管在內的電子回路圖形的薄膜化、超微細化。這種技術簡稱為微影。
20世紀到60年代,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研究,電子設備已經實現了小型化。上述技術的進步,對于在工業液晶屏裝置中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材料增多,科學和材料加上工技術進一步的發展,以及新型顯示模式和一些驅動技術的開發,液晶顯示技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電子設備已經實現了小型化。
1968年美國RCA公司的G.H.Heilmeier發表采用DS模式的工業液晶顯示屏裝置。在此之后,美國企業最早開始了數字式斷碼液晶屏手表實用化的嘗試。
1971年一家瑞士公司造出了第一臺液晶顯示器。
最新資訊
- 2024-07-05 高亮液晶屏在工業和航空領域的應用
- 2024-07-05 低溫環境下工業液晶屏的性能差異分
- 2024-06-25 立煌的LH0255ZJ01條形屏的相關介紹
- 2024-06-14 高溫對工業液晶顯示屏封裝材料的影
- 2024-06-12 京東方MV238FHB-NG0的簡介
- 2024-06-12 深入探討寬屏分辨率的工作原理
- 2024-06-12 深入探討寬屏分辨率的工作原理
- 2024-06-06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寬屏觸摸屏產品
- 2024-06-06 極端環境挑戰下超寬溫液晶屏的應用
- 2024-06-05 條形屏是如何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進行